俞敏洪:若知道有这么多令我心烦意乱的事情,绝不开启东方甄选

发布日期:2025-02-04 17:13    点击次数:78

想在互联网赚取收益,却不愿承受其中的艰辛?

俞敏洪在公众号上发布的最新文章引发了广泛关注,3000多字的内容可以简洁地概括为八个字:对开启东方甄选感到后悔。

老俞虽然年纪不小,但在互联网的玩转上却远远领先于年轻一辈,这篇文章一发布,立刻冲上了热搜。

然而,下面的评论似乎与他的期望相去甚远,没有出现他预想中的“辛苦了”和同情之词,反而是网友们毫不留情的指责:

“但是如果没有东方甄选,新东方能够复苏吗?”

“如果没有董宇辉将东方甄选推向热潮,你俞敏洪现在的身价可能连几百块都没有。”

老话有云,饭吃得饱了便爱摔碗。

毕竟文章可能会虚假,而新东方的财务报告绝对真实。

“绝不开启东方甄选”

俞敏洪在微信公众号上创建的账号名为老俞闲话,没想到闲聊的内容反而多是空话。

文章的开头,他回忆起了自己遭受网络暴力的经历,称“东方甄选就像一枚火药桶”。

与此类似,30年代的巴尔干半岛被称为火药桶,一旦点燃便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。老俞的这番话让人怀疑东方甄选差点也引发了一场战争。

幸好他一转笔锋,迅速扼杀了战火,感慨道如果早知道会有这么多烦心事,他就绝不会开启东方甄选!

或许是觉得这句话显得过于矫揉造作,俞敏洪接着说:“实际上,我早就可以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,只是我不愿意选择躺平。”

你真是辛苦了。

这份“不愿意放弃”的成果,正是东方甄选的崭露头角。

显然,东方甄选起初也差点彻底崩溃。有网友透露,最初一个直播间的观众人数只有几千,流量已经是极限,直到那个男人的到来……

东方甄选迅速走红,但随之而来的争议也层出不穷,尤其是在董宇辉选择“独立发展”后,新东方更是备受关注。

在文章中,老俞如今仍对自己受到大家“网络暴力”的事情感到深深的不快。

关于此事,网友们认为俞老师可以向马云老师请教一下,毕竟两位都是著名的企业家和教师,总有值得相互学习的地方。

马云曾是中国的首富,但因一句“福报”被网友骂得体无完肤,然而他却从未对此发表任何回应。

网友若敢对他进行网络暴力,他便会以冷暴力回应!俞老师学习认真,观众也欣赏。

显然,这次的网络暴力事件让俞敏洪做出了一个坚定的决定,那就是与董宇辉结束关系。

老实说,这确实是一场和平的友好分手,没有争吵,也没有吵闹和极端的举动。

董宇辉选择了独立,他曾是薪资仅几千元的教培老师,如今却获得了超过一亿元的离婚赔偿。

东方甄选凭借他的影响力迅速崛起,在直播带货领域稳稳占据了一席之地。

那么,俞敏洪究竟为何仍然无法放下这件事呢?

实际上,释怀与否并不是关键,归根结底,所有的问题都是经济层面的。通过对比这两家公司的财务报表,可以明白俞老师为何如此坚持这一事项。

财报不会骗人

文章可能会误导人,俞老师也可能不诚实,但公司的财务报告显然是可信的。

新东方在告别董宇辉后,曾一度经历了“去辉阵痛”。

仅谈2024年的“双十一”,没有了董宇辉的东方甄选,几乎所有的大主播都能轻松压制。

曾经位居销售榜首的产品,如今却已跌出前十。不过,凭借其知名度,仍然稳居销售额前二十的位置。那么,董宇辉现状如何呢?

董宇辉如今在直播带货行业深耕之下,迅速崛起,与辉同行的表现持续强劲,直接跻身销售前三名,而东方甄选却始终未能追上与辉同行的步伐。

有趣的是,2025财年第一季度新东方的利润本可以激增至超过3亿美元,但由于东方甄选旗下的各个项目均出现亏损,反而导致之前盈利的项目拖累了整体利润增长。

相较之下,与辉同行仅依靠直播带货就实现了数亿的纯利润,如今与辉同行反而比东方甄选更显得“真实”了。

尽管如此,东方甄选的收益实际上已经远超直播开创初期的惨淡表现,只是要回到董宇辉带领时的辉煌阶段将会很困难。

可俞老师却直接否定了东方甄选对新东方的价值,声称感到后悔。

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在电动车市场通过营销手段“血拼”的小米,“每售出一辆车,小米就面临几万元的亏损”。

同样的道理,正如俞老师所说,每当有一个人进入东方甄选的直播间进行购物,他就会后悔曾经开启过东方甄选一次。

或许是意识到“成者宇辉,败者亦是宇辉”,既然已经与董宇辉划清了界限,为何不再彻底一些呢?

因此,俞老师决定将东方甄选的重心转向线下,以此避免与董宇辉在网上的竞争,并彻底消除了他们再次建立联系的可能性。

俞敏洪将东方甄选的创建与发展历程形容为:一连串既让人欣慰又令人感伤的故事,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学识背景。

俞敏洪或许并不打算完全“伪装”,在文章的结尾他表达了一些个人的欣慰之情:

至少,这件事情有一个勉强让各方都能满意的圆满结局。

落了个皆大欢喜真干净

老俞所说的“皆大欢喜”实在是没有含糊其辞。

根据他自己的说法,几乎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,幸好最终平安无事地解决了。

每日经济新闻在1月2日的报道中提到,董宇辉辞职后,新东方立即将子公司辉同行转让给了他,以超过7000万的价格给予他100%的股份。

可董宇辉直播的时间还不长,哪能有这么多钱呢?

这正是俞老师为人宽厚的一个体现,既然与辉同行是由董宇辉一手培养的,利润自然不会低。

他一挥手,就分出了一半的利润,尽管只有一半,但也超过了1亿。

老俞甚至担心大家会觉得他将来会“蹭”董宇辉,急忙挥手否认,明确表示无论何时都不可能与辉同持股份。

从这个角度来看,俞敏洪所说的“如果早知道会有这么多让我烦恼的事情,我绝对不会选择东方甄选”,确实带有一些真情,毕竟只有当烦恼达到极点时,才会做出如此果断的决策。

除了“肯定不会开启东方甄选”这一点,俞敏洪还分享了许多他旅行和写作的经历,或许对于东方甄选的成立,他内心暗自欣喜吧。

毕竟,要不是东方甄选的强力介入,新东方又怎么可能如此顺利地从教培的困境中复苏,更不用提通过此机会发展出的众多兴旺的新项目。

这篇文章提到:“在轻松愉悦的心情里,泪流满面地仰望星空。”

新东方的最新进展使俞敏洪重返商界,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教育培训道路,以往的经历则显得尤为珍贵。

如果没有这些经历,假如东方甄选真的如他所说“绝不开启”,即使泪水涟涟,迎接的也不会是璀璨的星空,而是孤独的新东方。

只有以这种皆大欢喜的方式结束,才能写出如此纯净的感慨。

结语

实际上,不论如何评价,俞敏洪老师的决断力都令人肃然起敬。无论是他年轻时辞去北大的职务,还是将新东方带向上市,亦或是在舆论的漩涡中勇敢选择平静分手,这些决策的背后都显示了他巨大的毅力。

董宇辉凭借自己的才华在商界扎下根基,从一名月薪仅几千的教师蜕变为年薪千万的总裁,这无疑是一段传奇经历。

在这股洪流下,所有人都迎来了幸福的结局。

#深度好文计划#